新聞資訊
NEWS當松花江的春潮漫過北疆沃野,龍江能建的市場版圖正以綠色為底色,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勾勒出壯闊畫卷。截至2025年4月,公司新簽合同總額突破45億元,年度指標完成率達51%,其中綠電領域簽約金額達34.69億元,占比75.67%,以“綠電先行”的戰略定力,在新能源賽道跑出加速度。
戰略引領 構建綠電發展新格局
在集團公司“鍛強兩核”戰略指引下,龍江能建確立“綠電先行”發展思路,構建“南北并進、內外聯動”的市場開發格局。公司以“科技興企”為引擎,在華北、西北、華南及海外市場多點突破:華北區域中標邢臺龍崗300MW/1200MWh共享儲能電站,成為區域規模最大的綠電配套儲能項目;華南沿海攻克惠州惠東儲能電站防腐難題,設備壽命延長至15年;海外市場中標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光儲項目,成為“一帶一路”綠色能源示范工程。
創新驅動 鍛造核心競爭力
在儲能技術創新領域,龍江能建持續突破:邢臺龍崗項目首創“集中式+分布式”協同控制系統,實現毫秒級響應,年均消納新能源電量3.6億千瓦時;新榮合邦儲能電站搭載自主研發的智能能量管理系統,通過“5G+儲能”技術融合,新能源消納效率提升40%;北海高德風光儲項目創新設計國內首個海上光伏漂浮方陣,年發電量提升30%,開創海洋資源立體開發新模式。
在技術攻堅方面,惠州惠東項目研發的“三級防護體系”,成功應對沿海高腐蝕環境;烏茲別克斯坦項目應用“相變+液冷”復合溫控技術,解決中亞高溫風沙難題;隆陽區儲能示范項目首創“板上發電、板下種植”模式,土地復合利用率提升30%,光伏板下經濟作物年產值達1200萬元,獲評國家能源局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。
綠色實踐 書寫發展新答卷
從華北平原到中亞戈壁,龍江能建以綠色技術賦能區域發展:邢臺龍崗項目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萬噸,相當于種植1500萬棵樹;隆陽區項目通過立體種植模式,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。
在國際市場,公司積極踐行“一帶一路”倡議: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光儲項目建成后將滿足當地20萬戶家庭用電需求,年發電量達4.2億千瓦時;俄羅斯市場簽約彼爾姆多功能體育館項目,實現非電業務突破。
奮楫揚帆 逐夢“雙碳”新征程
這份春之答卷,凝聚著龍江能建人的智慧與汗水。展望未來,龍江能建將繼續以“雙碳”目標為引領,深化“綠電先行”戰略,構建“風光儲氫”多能互補體系,推動儲能技術迭代升級,在高質量發展的航程中勇立潮頭,為“十四五”規劃收官交出更優異的綠色答卷。